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术动态 > 研究方法 >

竞争战略一校稿(第7章)

  • 发布时间:2014-06-25 13:34:57    文章来源:本所
  • 分享到:

  第七章 诉求与领导者相反的特性是对付领导品牌的秘诀

  产品的特性是用来区分产品或服务的最好方式。抢占产品的重要特性可使企业的品牌建立起较强的认知优势。

  特性首先指一个人或一件物的特点、独特性或是与众不同的特色,其次,人或物都是各种特性的混合体。

  每个人按照性别、身材、智力、技能和魅力都会有所不同,但只有一种特性能够广为人知,使其独领风骚。比如玛丽莲·梦露,她可能也拥有高智商,但是这不重要,人们记住的永远是她迷人性感的容貌和妖娆妩媚的身材。企业家应该反复琢磨这个比喻的含义。大家如果古文比较好,可以看看《坚白论》。企业所有的卖点、宣传一定要强调自己的特性,在自己的特性上下大力气。

  每一种、每一类事物都必然具有多重特性。对于商品而言,不同的特性可能带来不同的市场价值。比如汽车,空间大、动力足的特性可以带来驾驶性能优良的市场价值,轻便小巧、油耗低的特性可以带来省油、方便的市场价值。每一种特性都有可能成为差异化战略的立足点,前提是你必须做到在消费者心目中,这个特性与你的品牌紧密相连、为你所独有,也就是说特性有排他性。

  一般来说,领导品牌会首先占据价值最大的特性。但是它不可能占据该类商品所有有价值的特性,特别是在有些特性本身相互矛盾、有你无我的情况下。这时,如果你不是同类品牌的领导者,但是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,那么,你可以选择该类商品的某一个尚未被占据的特性作为你的“差异化”战略的立足点。在这一点上,我们已经有很多成功的品牌案例。这些品牌以某一个单一特性而广为人知,有效地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认知差异化竞争优势,这时我们说这些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“拥有了一个字眼”。只要拥有并牢牢把握住这个“字眼”,使之不被其他竞争对手夺走,你就会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。

  我们有一次和高盛高华的林虹聊天,她说饮料行业很难再出新的大品牌了,我问大品牌的概念是多大?她说至少要有5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,几个亿的利润才算吧。我说如果用一般的方法,比如用健力宝做第五季这可样的方法的确很难,有钱也不行。但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,机会很多,如河北养元股份公司的“六个核桃”,健脑饮品,核桃健脑,中国人太熟悉了,六个核桃现在销售额十个多亿,做到四五十亿没问题,做得好的话突破一百亿也有可能。

  有些特性很有价值,但还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。例如,北京的空气污染很厉害,剖腹产对儿童的肺也有一点影响,老年人和儿童咳嗽比较多,尤其是春天,秋梨膏润肺,“润肺”这一特性在北方城市市场做个几十个亿没有问题。北京人对信远斋也有认知,就看信远斋怎么做了,“润肺”这一有价值的特性还没有被哪家公司哪个品牌强有力的占据,机会很大。枇杷也有清嗓润肺的功能,大家小时候都吃过枇杷止咳糖浆,但那是药,枇杷同时也是水果,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做成饮料,改变品类,把药改成果汁饮料。当然生产枇杷汁的公司就不能在北京了,北京梨好,但不产枇杷,生产枇杷汁的公司在北京没有认知优势,应该选在四川或福建。

  特性有排他性。请注意,你不可能拥有与竞争对手相同的特性或差异化竞争概念。你必须找出另外一个特性。企业常常试图模仿领导者:“他们肯定知道什么有效”,按照一般思路,“我们也采取类似的举措”。 这并非是一种好的思维方式。一定要使自己的特性与其他企业的特性区别开来!千万不要选用别人用过的特性概念!否则就是替别人的品牌做宣传,因为消费者已经被那个品牌教育过,已经认同了那个品牌。

  很多中国企业都陷入这样的误区:领导品牌能做到最大,说明他们的方法好,有效。为什么不学习呢?让我们做得更好吧。这样的做法其错误在于,你误入了领导者倡导的标准和轨道,成为领导者的跟随者和模仿者,失去了发展自己战略的机会。这种情况胜算很低,因为你这是在与对手已经成功成熟的长项去比赛,结果可想而知!事实上“跟随”只会使你陷入领导者制定标准的游戏中,从而失去打造属于自己的真正品牌的机会,并且帮助领导品牌巩固自己的位置。

  人们往往会忽略市场竞争的本质,忘了这是一场对着干的“战争”,而以为这只是比着干的“竞赛”。太多的品牌为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付出了代价。现实中,大多数跟随品牌都密切地关注着领导者,然后一窝蜂地仿效。这种情况在中国尤盛。以家电企业为例:你承诺保修一年,我就承诺三年;你保证24小时送货上门,我就承诺12小时。你搞的“星级服务”、“个性化零距离服务”,我就搞的“红地毯服务”等等。 都像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,大同小异。